收藏本站   
欢迎来到答案网! 请  登录  |  注册 
   
答案网
  

答案网公众号
 网站首页 | 语文答案 | 数学答案 | 英语答案 | 物理答案 | 化学答案 | 历史答案 | 政治答案 | 生物答案 | 地理答案 | 课后习题答案 | 作文大全 | 美文阅读 | 求助中心
 练习册答案 | 暑假作业答案 | 寒假作业答案 | 阅读答案 | 学习方法 | 知识点总结 | 哲理小故事 | 祝福语大全 | 读后感 | 名人语录 | 题记大全 | 造句大全 | 心情不好的说说
提问 

出师表复习复习题及答案,《出师表》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


时间: 2020-11-7 分类: 作业习题  【来自ip: 14.134.111.203 的 匿名网友 咨询】 手机版
 问题补充 出师表复习复习题及答案,《出师表》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
  网友答案:
匿名网友
匿名网友

1楼
《出师表》复习知识要点
    三、基本要点:
    1、《出师表》选自《诸葛亮集》,作者诸葛亮,字孔明,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。“表”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。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、严明赏罚、亲贤远佞三项建议,表达了“报先帝”“忠陛下”的深厚感情。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,兼用叙事、抒情。
    2、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(有关先帝的“三顾茅庐”和“临崩托孤”两件大事)。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。
    3、文中的“臣”是指诸葛亮,“先帝”指刘备,“陛下”指刘禅。
    5、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,都是治国之大计,这三条依次是:广开言路(开张圣听)、严明赏罚(赏罚分明)、亲贤远佞。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:亲贤远佞,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“亲贤臣,远小人”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,是三项建议的核心。
    6、《出师表》中的成语:
    开张圣听、妄自菲薄、作奸犯科、三顾茅庐、优劣得所、引喻失义。
    7、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,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,“以光先帝遗德”完成“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。”
    9、思路剖析
    第一部分(1-5)分析形式,指明危机,提出建议
    第二部分(6-7)追忆往事,陈述理由,表达“受恩感激”之情。
    第三部分(8-9)分清责任,表明决心
    四、理解性背诵:
    (1)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: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;
    (2)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: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;③亲贤臣,远小人(3)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:亲贤臣,远小人
    (4)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: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
    (5)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(政治愿望):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
    (6)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:不宜妄自菲薄
    (7)《诸葛亮集》中有这样的话:“赏不可不平,罚不可不均”。这与《出师表》中的两句“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”一致。
    (8)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,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,这是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”。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,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: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;
   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,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,人们说郑兴是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”。(用《出师表》中的名句填写)
    (9)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、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: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;
    (10)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: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候。
    (11)后汉倾颓的原因: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
匿名网友
匿名网友
2楼
出师表》练习题
  1.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。
  ①涉罚臧否( )②中道崩租( )③以遗陛下( )④行阵和睦( )
  2.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。
  ①以光先帝遗德( )②引喻失义( )
  ③察纳雅言( )④性行淑均( )
  3.为下列句子中的“以”选择恰当的义项。
  A.用B.以致C.用来D.因为
 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( )
  ②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( )
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光帝之灵( )
  4.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( )
  A.咨臣/以当世之事B今/天下三分,益州/疲弊
  C.是/以先帝简拔/以遗陛下 D.亲/贤臣,远川。人
  5.按要求用原句回答:
  ①《出师表》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
  ②《出师表》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
  ③《出师表》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
  6.对诸葛亮向刘禅上《出师表》的目的,有如下几种看法,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( b)
  A.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。B.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,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,让他放心去北伐,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。
  C.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,修明政治。
  D、此“表”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,让刘禅修明政治,治理好国家,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。
  二、阅读
  阅读下面的文段,完成7~23题。
  (一)
  ①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候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狠自枉屈,三顾臣于一广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  ②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沪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鸯钝,拔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巨所以报先帝,而忠陛下之职份也。
  7.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。
  ①由是感激()②遂许先帝以驱驰()③故五月渡沪()
  8.第②段说“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”,“大事”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?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。
  9.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,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,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。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。
  (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)。
  10.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。参考示例,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,写出具体所指。收二川,排八阵,六出七擒,五丈原前,点四十九盏明灯,一心只为酬三顾。取西蜀,定南蛮,东和北拒,中军帐里,变金木土爻神卦,水面偏能用火攻。
  [示例]三顾:三顾茅庐
  六出: 东和: 收二川:
  七擒: 北拒: 排八阵:
  (二)
  先帝虑汉、贱不两立,王业不偏安,故托臣以讨贱也。以先帝之明,量臣之才,固知臣伐贼,才弱敌强也j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,惟坐而待之,孰与伐之?是故托臣而弗疑也。
  臣受命之日,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,思惟北征,宜先入南。故五月波沪,深入不毛,并日而食。臣非不自惜也,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,故冒危难,以奉先帝之遗意,而议者谓为非计。今不适疲于西,又务于东,兵法条劳,此进趋之时也。
  11.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。
  ①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( )
  ②故托臣以讨贼也( )
  ③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( )( )
  12.对“惟坐而待之,孰与伐之”的“孰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( )
  A.通“熟”,形容词 B同“谁”,疑问代词
  C.同“怎么”,疑问代词D.同“为什么”,疑问代词
  13.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,请找出有关句子。(用原文语句回答)
  14.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写到了哪两层意思?请概括回答。
  (三)
  诫子书
  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澹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士何及!
  15.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………………( )
  A.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
  C.先帝知臣谨慎D.静以修身
  16.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。
  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澹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  17.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?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?
  18.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?
  19.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“志当存高远”的座右铭,请写出这两句话。
  三、写作
  20.一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种种事情,许多事情会对我们的心灵、情感造成冲击、我们就有所感受。
  请以“感受”为话题作文,自拟题目,写出你与众不同的感受。
  要求:①文体不限;②字迹要清楚;③字数600字左右。
  《出师表》答案
  1.(1)pi3 (2)cu2 (3)wei4 (4)mu4
  2.①发扬光大②适宜、恰当③正④善。
  3.(1)D (2)B (3)C
  4.C
  5①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
  求闻达于诸侯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
  6.B
  二、(一)7.①感动、激动②奔走效劳③所以(因此)
  8、北定中原、攘除奸凶、兴复汉室、还于旧都。
  9.三顾茅庐 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,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,并以先辈创业的艰
  难激励刘禅
  10.①六出:六出祁山②七擒:七擒益获③东和:东和孙吴④北拒:北拒曹魏⑤收二川:收取东
  川、西川(6)排八阵:摆设八阵图(任意答出其中两个,意思对即可)
  (二)11.①可是②托付③睡吃
  12.C
  13.今贼适疲于西,又务于东。
  14、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,提出了北伐中原的积极主张。
  (三)15.A
  16.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,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,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
  向,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。
  17.作者就学习(或“治学”)和做人(或“修身”)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;无论做人,还是学习,作者强调的
  是一个“静”字:修身须要静,学习须要静,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。把失败归结为一个“躁”字,把“静”与“躁”加
  以对比,增强了论述效果。
  18告诫儿子修身养性,生活节俭,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。
  19非治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  相关问题列表
 学习方法推荐
 句子大全
 文库资料
 答案大全
 推荐问题
 热门回答
作业答案大全 www.zqnf.com